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系列报告会之“未来汽车,无人驾驶能否替代人类驾驶”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

时间:2018-12-12浏览:6

为促进我校师生在人工智能前沿领域方面的学术研究和应用创新,12月7日下午,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在哈尔滨理工大学举行了“未来汽车,无人驾驶能否替代人类驾驶?”主题论坛。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法学院、理学院联合承办了本次活动,活动得到了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70余名来自哈尔滨、大庆等地的高校教师学生和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孙广路教授和理学院宋显华博士共同主持。黑龙江中联慧通智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勇、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执业律师王立兵、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理范洪涛和黑龙江江山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辛旭东担任主讲嘉宾。

孙广路教授主持论坛

宋显华博士主持论坛

来自黑龙江中联慧通智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朱勇董事长介绍了无人驾驶汽车发展必不可少的测试场技术及国内外测试场的情况,结合公司开展的业务着重介绍了国内测试场的发展现状,从技术层面指出了无人驾驶技术的美好前景,朱勇相信无人驾驶汽车必将走入人们的生活,逐渐取代人类的驾驶员。

黑龙江中联慧通智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朱勇董事长做报告

来自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院王立兵老师从法律的角度给出了自己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看法。王立兵认为,在相关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无人驾驶汽车还无法真正上路行驶,特别是针对L4、L5级的无人驾驶车辆,目前的事故责任认定、保险等相关规定还无法处理这种无人驾驶车辆的事故。进而从法律发展的角度谈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和见解。

法学院王立兵老师做报告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范洪涛经理介绍了东软睿驰在自动驾驶方面的产品和发展思路,东软睿驰在无人驾驶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脚踏实地的做法,睿驰相信无人驾驶的未来,但是同时在扎扎实实的从L0、L1级开始打造自己的自动驾驶产品,范洪涛介绍了东软睿驰L0、L1、L2等不同级别的产品,让大家全方位的认识了一个有理想、有思想的企业。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范洪涛经理做报告

来自黑龙江江山律师事务所辛旭东律师也给出了自己作为职业律师的观点,辛旭东认为尽管存在诸多的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但他还是看好无人驾驶的未来。同时,他从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无人驾驶发展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演化的建议,给出了一种可操作同时逐渐演化的法律发展思路。

黑龙江江山律师事务所辛旭东律师做报告

引导发言之后,论坛进入了自由讨论阶段,四位特邀嘉宾与来自CCFYOCSEF哈尔滨和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的会员以及驻哈企业、高校师生展开了热烈的思辨和讨论。CCFYOCSEF总部AC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导邬向前教授首先发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助推了本次论坛高涨的思辨气氛。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导韩琦教授准备了四个引导论点,分别从法律道德层面的障碍、商业模式的可行、用户的接受程度以及最后一脚在谁脚下等方面提出问题,但很快大家发言讨论的话题就超越了这四个点,讨论到了更深刻、更广泛的问题。现场共有20多人次进行提问和讨论,学术讨论氛围十分热烈。有人以哈尔滨冬天的路况为例,指出技术的难度和人类驾驶员的不可替代性;有人从产业化的角度分析了技术、产品、资本以及政策之间的关系;有人从家庭关系和两性关系的角度指出无人驾驶对于女性和儿童的重要作用……。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导潘海为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赵国生教授、黑龙江恒讯科技李晓坤总经理、东北林大冯程博士和哈理工计算机学院、法学院的研究生等都积极地参与了讨论,发表了个人的见解。最后,与会者一致认为这次论坛邀请两名法律界专家是非常有意义的,让大家打破了以往技术思维的局限,能够站在更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获益匪浅!

邬向前教授参与论坛讨论

潘海为教授参与论坛讨论

李晓坤总经理教授参与论坛讨论

韩琦教授参与论坛讨论

赵国生教授参与论坛讨论

冯程博士参与论坛讨论

论坛现场

通过本次论坛,使得现场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驾驶方面的最新进展和高水平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启发了我校师生关于人工智能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也激发了我校师生对于人工智能学术研究和应用创新的热情。

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响应国家、黑龙江省和学校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工作的号召,在学院和学科二十余年积累的研究基础上,扎实、深入地推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与此同时,学院还获得了多项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项目。在未来,计算机学院也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我校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并持续开展相关的前沿研究工作,力争取得更多优秀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