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是一个人头脑中的虚幻;中国,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梦”则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给梦以现实的依存,又赋予中国美好的憧憬。我是个21岁的青年,其貌不扬却积极乐观,鼻梁上架着明亮的镜片,这镜片是让我看清这世界的窗口,我的青春由它和我一同度过。它让我看到了许多美好,也见证了我的青春为我的中国梦一直努力着。
如果有人问我,你的中国梦是什么?我会说,我的中国梦是中国要有梦,中国人要敢做梦,我们青年人更要敢于为梦而努力拼搏。
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趁年轻,一往无前。
每天早上叫醒自己的不仅仅是闹钟,还有梦想。一个人行走的青春,没有太多的故事与离愁别绪,只有悠然思索和淡定从容。每天与生活学习的细枝末节打交道,被这些具体琐碎的目标劳累身心,疲惫不堪。于是,我无心再欣赏沿途风景,无心再细数路途痕迹。岁月,就这样推动着大学生活的车轮,滚滚向前,空留一片烟尘。但无论怎样,心里总是升腾着希望,总是萦绕着梦想,有希望和梦想的青春是如此美好。所以,在周末,我选择骑行在路上,寻求生活中从未得到的信念和信仰,骑着山地车穿越山林,越过田野,俯览群山,远眺大海,那颗年轻的心,为追逐自由使劲儿折腾着。那是对于行走姿态的仰望,那是对青春的解读,那是源于对中国梦的渴求。
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在大学,奋力汲取。
上天没有给我们翅膀,却给了我们一颗会飞的心,一个会梦想的大脑,一双会创造的手。我经常这样憧憬:明媚的阳光透过大窗照进图书馆,坐在二楼的大厅里,努力汲取着书中的知识,偶尔小憩,远眺桑沟湾,心不由得舒坦而宽广;整个人陶醉于各种书籍,品味书中不同的人生;偶尔也在三楼外语图书室“打酱油”,感受那种学习氛围,有时偷瞄别人几眼,观察别人学习外语的方法,以便应用于自己的英语学习上。这样的感觉也很好。梦,不一定要实现,但一定要美好,中国梦,不正是如此吗?上了大学以后虽然坚定了这个方向,心里有了为之奋斗的梦想,但偶尔仍会有迷茫与失落。始终有一些学科貌似一点实用价值都没有,但也许在某天就有用武之地。一些人或一处环境你或许无法改变,但你必须去适应,胸中怀揣理想可现实依旧很残酷。这便是最真实的生活。如果梦想只是不切实际的“象牙塔”理想国,那梦想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学会了在现实中汲取知识,在梦想中追逐完美。
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在路上,不甘平庸。
征途,总是在脚下;风雨,总是在路上。当心理协会面试失败,青年志愿者面试未通过,追求梦想的心未曾沮丧。正如姚明那句话:“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我努力地总结失败原因。当收到大学生记者团录用的信息,心情格外欣喜;当听到辅导员老师宣布我在班委竞选成功时,心情亦格外兴奋;当参加青年志愿者义卖活动得到别人的爱心捐助时,整个人都感到格外的温暖。正所谓: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只有打败了自己,才能是战无不胜的勇士。在我的青春里,我同自己打了一战又一战,有受伤过,有失望过,但我只为坚持那一个梦,那一个不甘平庸的梦,那一个同中国一起强大的梦。
理想灯,追求路,历尽万水千山;精神抖,意志坚,奏起国梦凯歌。阳光下,明亮的镜片折射出中国梦的七彩,既给梦以现实的依存,又赋予中国美好的憧憬,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之努力奋斗呢?